【医疗事故调查】全麻术后监护疏失致22岁女性脑死亡 省级三甲医院陷救治纠纷

汕头新闻网2025-04-19 15:14:31110

  一、事件核心脉络

  2024年3月10日,汕头籍患者卢某(女,22岁)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妇科微创手术后,因麻醉复苏阶段监护失当导致严重医疗后果。据家属陈述及医疗文书显示,患者在术后30分钟关键观察期内出现持续性缺氧,最终引发不可逆性脑损伤。

  二、医疗过程关键节点

  手术阶段(13:30-14:30)

  • 手术类型:输卵管堵塞微创术

  • 麻醉方式:全身麻醉(喉罩给氧)

  • 术中记录:生命体征平稳,麻醉记录无异常

  复苏监护期(14:30-17:06)

  • 14:45 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骤降至50%(正常值95%-98%)

  • 15:00-15:15 监测数据缺失

  • 17:06 出现抽搐、瞳孔异常等危急症状转入ICU

10.png

  三、争议焦点

  医疗监护责任

  • 喉罩移位致气道梗阻超过30分钟未被发现

  • 心电监护报警系统响应失效

  • 复苏室监控设备长期故障(院方自述2023年起停用)

  应急处理时效

  • 据《全麻手术患者复苏管理规范》要求,应每15分钟记录生命体征

  • 实际监测间隔达30分钟,期间出现数据断档

  四、各方立场

  患方主张

  • 提交证据:麻醉记录单、脑死亡诊断书、交涉录音

  • 核心诉求:医疗事故责任认定、涉事人员追责、公开致歉

  • 已启动程序:向海珠区卫健局提交医疗事故鉴定申请

  院方回应(4月16日)

  • 医患关系科:确认脑死亡诊断,否认涉事医护存在执业资质问题

  • 纪委监察室:涉事医生已停职,具体问责待调查结论

  • 救治现状:维持ECMO生命支持,邀请外院专家会诊

  五、行业规范对照

  参照广西2025版《全麻复苏管理规范》:

  • 人员配置:需麻醉/重症资质医师值守

  • 监测标准:15分钟间隔生命体征记录

  • 应急机制: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处置预案

  六、事件进展

  截至4月17日,海珠区卫健局尚未启动正式调查程序。院方在媒体介入后态度转变,承诺进行责任追溯。患者家属持续ICU陪护,日均医疗费用超万元,两家庭陷入严重经济与精神危机。

  注:本文依据医患双方陈述、医疗文书及行业规范综合整理,最终责任认定需等待官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。